張家界和渣的基本介紹
和渣制作簡單,土家人稱“推和渣”。他們先將黃豆泡脹,然后磨成豆?jié){,再兌水放進鍋里,放入切細的韭菜、青菜或蘿卜菜葉等菜絲一同煮沸,就制作成了乳白色帶綠的“和渣”。打豆腐要濾豆渣,而和渣不用濾渣是和渣而煮。土家人也就稱“和渣”為“懶和渣”。
營養(yǎng)價值
黃豆富含蛋白質(zhì),青菜富含維生素,做出來的和渣清淡中帶有乳香,色味皆具,營養(yǎng)豐富。
產(chǎn)品特點
在炎夏,喝一碗合渣,既解渴,又消署,還可以將其放置幾天,讓其變酸—土家人稱之為“酸和渣”,一進口,就酸得人的神經(jīng)癢酥酥的,怪舒服的,更解渴,更消暑。
歷史民俗
合渣,一個粗樸的菜名,是土家族人特有的家常菜,又叫“懶豆腐”。舊時,在兵荒馬亂之年,由于糧食奇缺,合渣救下了不少土家族人的性命,由此留下了“辣椒當(dāng)鹽,合渣過年”的民諺。而今,隨著生活條件日益改善,合渣已不是他們逢年過節(jié)才能吃的“奢侈品”了,遂又有“合渣面飯懶豆腐,不怕太陽曬過午”這么一說。
張家界和渣的品嘗吃法
土家人所食苞谷質(zhì)粗糙,但和著湯水的和渣,容易下喉入肚。在酷暑,喝下一碗和渣,既解渴又消暑。磨出來的和渣放置幾天就變成“酸和渣”了。這又是另一番滋味,入口就酸的人癢酥酥的舒服。在寒冬,將酸和渣放入辣椒、豬油、鹽、大蒜等調(diào)料,架在柴爐上邊熬邊吃,比起吃麻辣豆腐、臭豆腐來,那又是一番風(fēng)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