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城貢席的基本介紹
舒席又稱龍舒貢席,是安徽省馳名中外的漢族傳統(tǒng)手工藝品。產(chǎn)于六安舒城、安慶潛山、懷寧等縣。因古產(chǎn)于舒城,而得名“舒席”。其選料精嚴(yán),專用水竹。竹篾通過剖、刮、煮、曬等工序后方可編織。舒席不但是有實用價值的夏令佳品,也是精湛的手工藝品,凡古今字畫,翎毛花卉均可編織得惟妙惟肖。現(xiàn)舒席已暢銷世界各地,享有盛譽。
產(chǎn)品特點
舒席色澤鮮艷,柔軟光滑,折卷不斷。其特點涼爽消汗,不腐不蛀,經(jīng)久耐用,攜帶方便。
歷史民俗
舒席生產(chǎn)在舒城可謂歷史悠久,在民間也有許多傳說,流傳最深遠(yuǎn)的是在明代明英宗天順年間,相傳祖籍舒城的吏部尚書秦民悅,將編有龍紋的舒席作為貢品帶至京都,深得皇帝贊許,御批為“頂山奇竹,龍舒貢席”。舒席得此封號,身價陡增,一時朝野爭購,各種編織舒席的作坊也應(yīng)運而生。
制作方法
席從竹子的選取到制作工藝都十分講究,舒席要采用當(dāng)年月11月至次年2月生的小葉水竹為原料,對鳳頭、羅尾,暴節(jié)、傷痕、發(fā)丫等全剔除。經(jīng)破竹、切篾、起篾、分篾、撕篾、煮篾、刮篾、編織、扭頭、收邊十幾道工序,而且全是手工操作。特別是篾絲經(jīng)過蒸煮處理,涼席柔軟不易折斷,不生竹粉蟲。
舒城貢席的獲獎榮譽
一九零六年(清光緒三十二年),舒席作為中國名產(chǎn),在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上獲一等篾業(yè)獎。翌年,在芝加哥國際商品賽會上又獲一等獎。
一九二六年和一九三四年,舒席先后參加上海、杭州兩次全國展覽會,分別獲得“金牌”和“銀盾”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