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八火燒的基本介紹
郭八火燒是河北省大名縣漢族傳統(tǒng)名吃。創(chuàng)業(yè)人郭致忠,大名縣西大韓道村人。郭致忠小名叫“郭八”,因此,當地人便把他經營的火燒鋪叫作“郭八火燒鋪”了。
營養(yǎng)價值
面粉富含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鈣、鐵、磷、鉀、鎂等礦物質,有養(yǎng)心益腎、健脾厚腸、除熱止渴的功效。
產品特點
“郭八火燒”的特點是:層多且薄、外表金黃油亮、呈現石榴籽狀,吃起來皮酥里筋、焦香可口、味香誘人,風味獨特,層多且薄,出爐的火燒,色澤金黃,香氣撲鼻,每張上有二十五層至三十層薄如紙的面皮組成。
歷史民俗
一九六五年李先念主席視察大名時品嘗了“郭八火燒”,一九六六年春,周恩來總理來大名視察時,也品嘗了“郭八火燒”,并且親自接見了郭瑞同志,高度贊揚了他打火燒的技藝,并且風趣地說:“老郭,你打的火燒真不錯!我吃了一個半,謝謝你?!?/p>
由于“郭八火燒”享有盛名,所以生意興隆,經濟效益十分可觀。現在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,食用“郭八火燒”的人越來越多,特別是擺宴待客時,都少不了“郭八火燒”作為主食以后, 郭致忠的三個兒子郭瑞、郭廉、郭俊繼承父業(yè)繼續(xù)經營火燒鋪。郭瑞字兆祥;郭廉字華品;郭俊字美齋。于1947年兄弟三人,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,將店鋪改稱為“祥華齋火燒鋪”。雖經改名,但由于長期習慣叫法的原因,郭八火燒的美稱仍在群眾中廣泛傳頌。
郭八火燒的制作方法
“郭八火燒”作料齊全,制作精細。用料:以白面十斤計算,配白油七兩半,香油七兩半,花椒、小茴香、食鹽適量。郭八火燒的制作過程是先將白面用開水燙三成,改用溫水把面揉勻和成面塊,然后將面塊搟薄加料卷合,并打制成園厚餅型,放在爐鏊上翻烤,邊烤邊刷油,經五六分鐘后,火烤兩面呈金黃色即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