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澳海蘿的基本介紹
赤菜學(xué)名海蘿,南方也叫膠菜,北方俗稱牛毛,為一年生紅藻。藻體呈圓柱形,叉狀或不規(guī)則分枝,中空,紫紅色,樣子別致,宛如一朵朵紫紅色的小絨花。
南澳島地處閩粵之交的外海,島嶼多,近海岸礁多,很適合赤菜的生長。每年初夏,南澳漁民從巖礁上采下大量赤菜,漂洗后曬干收藏上市。
營養(yǎng)價值
它富含蛋白蛋、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 脂肪 、高鈣質(zhì)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,對目赤、黃疸、腳氣、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。
產(chǎn)品特點
藻體紫紅色,黃褐色至褐色,軟革質(zhì),干后韌,高4-10cm,可達15cm,叢生,主枝短,圓柱形或亞圓柱形,寬約4mm,不規(guī)則二叉分枝,于分枝處常縊縮。內(nèi)部組織疏松或中空,故藻體有時扁塌,細胞壁外層為海蘿膠,內(nèi)層為纖維素。四分孢子囊散在皮層中,十字形分裂,成熟的囊果圓球形或半球形,很小,突生體表,密布于藻體上。固著器盤狀。
制作方法
赤菜性涼,具有退熱、涼腸、涼血等藥用價值。取赤菜少許,用開水沖泡或煮沸,加點糖即可食用。湯液中既有脆嫩的乳白色條狀物,又有膠質(zhì)湯液,和做成的魚翅湯一模一樣,被譽為"南澳魚翅"。喝著這種湯液,潤滑爽口,稠而不膩,不僅清涼止渴,而且可防治赤痢和腸熱病,夏秋季節(jié)酒席之末用它當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