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陽光餅的基本介紹
建陽的特色小吃,建陽的光餅是讓人難忘的,建陽光餅具有色美、味香、咸、脆的特色??梢杂霉怙瀶A酸菜,光餅夾紅燒肉,光餅油炸過后炒大腸,都是很美味的!
產(chǎn)品特點
光肉餅,即將豬肥肉切成骰仔塊大小,輕鹽拌勻,加上蔥花,包在光餅坯內(nèi),中心打二個洞,意即一塊賣兩個銅錢。培熟時餅面金黃發(fā)亮,有咸香味。
歷史民俗
據(jù)說,戚繼光率領士兵追殺捕剿倭寇,貴在用兵神速,但行軍過程中,架鍋燒飯拖延不少時間,戚繼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。有一次,行軍至慈溪龍山東門外,一老農(nóng)為戚家軍獻上許多中間小孔、外置芝麻的咸餅以作慰勞,并對戚繼光說,這餅光光的,用繩子穿上帶在身邊,餓時即可充饑。消息傳開后,沿海各地的百姓爭相為軍隊做光餅。光餅名稱從此流傳開來。由于助戚家軍平倭有功,據(jù)說明嘉靖帝賜名曰“繼光餅”。也因為該餅略帶咸味,又稱咸光餅。
另有一種說法是,戚繼光解放了被倭寇關押的百姓后,把自己的干糧分給百姓充饑。于是百姓稱之為繼光餅。
制作方法
他們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、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。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(nèi)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“白”,缸底只剩余燼,然后把做好的餅胚,由兩人合作,伸手入缸,飛快準確地貼在缸壁之上,若是遲緩一點,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。由于烤光餅時面對著的是一只大火缸,所以不分冬夏,兩人都打著赤膊。他們一個遞胚,一個接胚往缸里貼,身子一伸一欠,一俯一仰,動作敏捷,配合默契,再加噼噼啪啪的貼餅聲,仿佛音樂伴奏,節(jié)奏感十分強烈。不消十分鐘,幾百只光餅便全部貼完,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餅烤熟,真是叫人大開眼界。在這種大缸里烤出的光餅,只只金黃,十分香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