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陽白茶的基本介紹
松陽茶葉在中國古代茶林中獨樹一幟。早在三國時期,松陽就開始出產(chǎn)茶葉,到了唐代已很興盛。 白葉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,屬于“低溫敏感型”茶葉,其閾值約在23℃。茶樹產(chǎn)“白茶”時間很短,通常僅一個月左右。
營養(yǎng)價值
白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各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(如鉀、鈣、鎂、鋅、錳等),并含有葉綠素、糖等營養(yǎng)成分,據(jù)《中藥大辭典》記載及藥理研究得出:白茶具有清熱解毒,利大小便,增白、祛斑、解煙醒酒等功效。
產(chǎn)品特點
松陽白茶具有觀賞、營養(yǎng)、經(jīng)濟三大價值,其外形細秀,形如鳳羽;色如玉霜,光亮油潤,風(fēng)質(zhì)香氣,鮮爽馥郁;滋味甘醇。
歷史民俗
相傳,唐景龍年間,浙西一帶遭受瘟疫之災(zāi),松陽百姓染疫者甚多,許多百姓家庭因此人亡家破。眾多患者求治于民間郎中,郎中們無術(shù)可施。松陽百姓人心惶惶,只見患者日漸增多,疫情日益嚴重。在武當(dāng)山游訪的葉法善聞知故土松陽遭受瘟疫,立即趕回松陽卯山,召集眾多道士采制卯山仙茶,煮卯山仙泉泡茶,并開觀施茶七七四十九天。當(dāng)?shù)匕傩章勓讣娂娗巴懭∶较刹杷S多患者飲用數(shù)次后,漸有好轉(zhuǎn)終至痊愈。一度肆虐蔓延的瘟疫終被降服。葉法善因此被松陽百姓奉為濟世救俗的“葉天師”,后來各地紛紛建立“天師殿”,供人們敬奉。截至2010年松陽縣境內(nèi)仍有多處“天師殿”及其遺跡,在當(dāng)?shù)匾廊涣鱾髦~天師施茶消災(zāi)的傳說。這些“天師殿”弘揚了葉法善助人救世的松陽茶道精神。
松陽白茶的品嘗吃法
飲用白茶,不宜太濃,一般150毫升的杯子,只要5克的茶葉就足夠了,水溫要求在95℃以上,等沖泡時間約5分鐘,經(jīng)過濾后將茶湯倒到茶盅上,即可飲用。第二沖泡只要3分鐘即可。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,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4-5次。
白茶性寒涼,對于胃“熱”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;胃中性者,隨時飲用都無防,而“寒”性者則要在飯后飲用。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。